你的健康,我們在乎

食材科普
宜蘭小農食譜

找出最適合你的米!認識米的種類:低 GI 米、在來米、蓬萊米有什麼差別?

米飯在台灣文化中有著深遠的歷史,並且是台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常言道「吃飯皇帝大」形容吃飯最重要不可以被打擾,由此可見台灣人對吃米飯的重視程度

台灣環境適合稻米生長

「飯」指的是「煮熟的穀物」,可以發現無論是早餐、午餐、晚餐,經常有米飯的蹤影,台灣氣候溫暖、潮濕,非常適合稻作。接下來一起來了解米的種類有哪些!

按米種分類:在來米 vs. 蓬萊米

台灣主要種植的稻米澱粉成分的黏性可分為 蓬萊米(粳米) 和 在來米(秈米) 兩大類。它們在外觀、口感及適合的料理方式上有明顯不同,挑選適合的品種,能讓你的米飯或料理更加美味!

(1)蓬萊米(粳米)

蓬萊米是大多數台灣人日常三餐的主食的米種,因為支鏈澱粉含量較高,因而飯質軟黏,消化速度適中。相對於其他米種,蓬萊米的膳食纖維和蛋白質含量與一般白米相當

蓬萊米的特點

  • 外觀:米粒圓短、晶瑩飽滿
  • 口感:煮熟後軟Q有彈性,黏性較高

蓬萊米適合料理

  • 日常白飯
  • 壽司、飯糰
  • 煮粥
 

常見的蓬萊米品種:

  • 越光米:Q彈柔軟,風味甘甜
  • 高雄145:口感細緻,廣受歡迎
  • 益全香米:帶有淡雅米香,適合多種料理
  • 台粳九號:米飯油亮、適合壽司與飯糰

(2)在來米(秈米)

在來米是台灣傳統米食的主要原料,米粒細長、透明度高,煮熟後粒粒分明,口感較為乾硬。由於直鏈澱粉含量較高(約21~22%),口感鬆散、不黏膩,同時富含膳食纖維,消化速度較慢,並具備低GI特性,細細咀嚼時能品味淡雅米香與自然甜味

在來米的特點

  • 外觀:米粒細長,透明度高
  • 口感:較為乾硬,黏性低,口感鬆散

適合料理

  • 炒飯(粒粒分明,不易結塊)
  • 米粉、粿條(適合製作各類米製品)
  • 米糕、粽子(有嚼勁,不易糊爛)
 

特殊品種:台中秈10號

台中秈10是在來米品種中的特例,其口感較為Q彈,與蓬萊米可一較高下。高纖、低澱粉,具有較好的口感表現,相較於其他在來米品種,非常適合直接煮飯食用,粒粒分明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米?

每年,農改場都會推出數百種不同的米種,甚至台灣各地的不同族群對於米飯的需求也有所不同。這些米種在口感、風味、黏性與適用料理上,各自擁有獨特的特性。

不同口感,滿足多樣喜好
  • 有些人喜歡軟Q香甜的米飯
  • 有些人則偏愛粒粒分明、乾爽的口感
  • 也有人會根據健康需求來選擇適合的米種
如何挑選最適合的米?

其實,只要根據以下三大關鍵來篩選,就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米種:

  • 口感偏好:喜歡黏Q還是蓬鬆乾爽?
  • 料理方式:是要煮飯、煮粥,還是做壽司、米粉?
  • 健康需求:是否需要低GI、高纖維或特定營養成分?
 

1)喜歡Q彈黏稠口感 → 選擇蓬萊米

如果你喜歡軟Q、有黏性的米飯,適合挑選 蓬萊米(粳米),例如:

  • 🔹 台南20|香Q微甜,口感細緻,煮飯時容易吸水,適合日常白飯、便當飯。
  • 🔹 台中194|黏度較高,適合壽司、燉飯,能吸收湯汁提升風味。
適合料理:
  • ✔ 白飯(軟糯、香甜)
  • ✔ 燉飯(能吸收高湯與調味料)
  • ✔ 壽司、便當(冷卻後不易變硬)
  • 宜蘭耕種好米
  • 田間管理:手撿螺、人工除草
  • 不使用農藥、除草劑及苦茶粕
 

$100

2)喜歡粒粒分明的米飯 → 選擇 蓬萊米(如高雄145、高雄147)

但如果你希望 米飯仍有 Q 彈口感,但不會過於黏稠,則可以選擇 高雄145、高雄147,這兩款蓬萊米品種具有較低的黏性,煮後飯粒晶瑩剔透,適合需要粒粒分明、又帶 Q 勁的米飯需求

粒粒分明、又帶 Q 勁

  • 高雄145|米粒晶瑩剔透,飯質 Q 彈且不易變硬,適合家常白飯、燉飯、壽司與便當飯。
  • 高雄147|由高雄145與台農74號雜交育成,帶有淡雅芋頭香氣,米飯口感 Q 彈,適合壽司、便當、日式料理。

適合料理

  • ✔ 炒飯、油飯(適合台中秈10):米飯不易結塊,粒粒分明,更適合大火快炒。
  • ✔ 壽司、便當飯(適合高雄145、高雄147):飯粒較有彈性,不易黏結但仍保有濕潤度,口感更佳。
  • ✔ 燉飯、炊飯(適合高雄145):米粒吸水性佳,煮後依然保持香 Q 口感。
  • 宜蘭縣壯圍鄉|友善環境耕種
  • 就算冷飯也依然Q彈美味
 

$270

  • 宜蘭有機耕種好米
  • 米飯即使冷卻依然保持Q彈香氣
  • CAS 與 TOC慈心有機產品的雙重認證
 

$220

3)根據健康需求 → 選擇 台中秈10號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不僅關心米飯的口感,也希望選擇有助於血糖管理、抗氧化與膳食纖維補充的米種。如果你希望吃得更健康,可以考慮以下兩種米:

穩定血糖、低 GI 選擇

  • 台中秈10號(低GI米)|直鏈澱粉含量較高,消化速度較慢,有助於穩定血糖
  • 黑米|富含花青素,具抗氧化作用,同時提供較高的膳食纖維與礦物質

適合料理

    • ✔ 白飯(不黏不膩,適合日常食用)
    • 低 GI 餐點
    • ✔ 健康飲食
    • ✔ 黑米飯、五穀飯
 
  • 來自宜蘭員山的友善耕作稻米,無農藥化肥
  • 高纖且低GI,不黏不膩軟又Q

$180

宜蘭無毒有機黑米
  • 採用傳統日曬方式無毒栽培
  • 來自三星鄉的無毒米,黑米富含花青素和各式維他命

$150

了解米的加工類別

我們日常吃的米,除了有不同的品種與顏色,其實還可以依照研磨程度來分類,主要分為糙米、胚芽米和白米

糙米、胚芽米、白米的差別

米粒的外層由 稻殼、米糠層、胚芽、胚乳 組成,經過不同程度的研磨後,就會變成糙米、胚芽米或白米。這三種米不僅在 外觀、口感 上有所不同,營養價值 也大不相同!

 

研磨程度越低,米就保留越多營養,但口感會比較有嚼勁;反之,研磨程度越高,米的口感更細緻、柔軟,但營養成分相對減少

  • 糙米:糙米是未經過研磨的米,保留了米粒的外層,因此含有更多的營養成分。它的口感比較粗糙,吃起来有些硬,但卻有較高的膳食纖維含量和營養價值。

    糙米怎麼煮?日本人都這樣煮糙米飯

  • 胚芽米:糙米碾去表層的米糠後的保留完整胚芽及胚乳的米,保留其80%以上的營養價值。相較起來胚芽米比糙米更好消化,口感接近白米且營養價值比白米更高,因此是備受很多人喜愛的食用米

  • 白米日常生活最常接觸的米,糙米碾去米糠層及胚芽,剩下胚乳的米就是平常我們說的白米,屬於精緻後的米,因此失去了大部分的營養成分,營養價值最低。但是它的口感卻是最好的
 

點我分享:
閱讀延伸…
經典好文

– 季節限定 –

勝美熱銷蔬果之一,宜蘭在地紫心地瓜

地瓜從土裡一鏟一鏟挖出來,費時費力。紫心地瓜甜度高、水份充足,口感綿密香甜不膩。我們特別請謝大哥挑選小條款,比較容易蒸熟

推薦好物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