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科普
蔬菜農藥殘留?農藥清洗的掉嗎? 有些農藥用水洗不掉
根據統計 台灣2020 年農藥銷總數量達到 4 萬 6 千公噸,銷售總金額為台幣 95 億,想比前年增長了4~5%,統計全世界各國的農藥用量,台灣排名世界第一,這不是什麼太值得驕傲的台灣NO.1。生活在農村的我們,尤其到了農忙的月份,時常能聞到刺鼻的混合農藥和水的煙霧殘留在空氣中
科技越來越進步,大面積的噴灑農藥更是常見省時又省力,學者說農藥適量使用,的確可以維護作物的產量,但是一旦過量就勢必對整體生態造成影響,難道農藥沒有用過量,就不會造成生態破壞嗎?
農藥的破壞比你想的嚴重
農藥具長殘效性及移動性,種類極多、數量也大,各自的結構和性質都不同,農藥污染為人類故意的撒佈有毒物質於環境中而造成
農藥使用後,約九成以上會進入環境中,只有極小部分會留在作物上。環境中的農藥會蒸散到大氣當中,滲流進入水源,或直接進入土壤,並且藉著水的流動而污染河川與海洋,進而進入大自然循環,會依各種形式會到散佈在我們生活的食物、飲水及空氣中,甚至殘留在人體體內,造成引發慢性病的淺在風險等等...
農藥殘留對健康的影響
農藥殘留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是一個複雜且受到廣泛研究的話題。不同類型的農藥以及它們殘留的量對成人和兒童的健康影響程度不同。總體而言,長期暴露於高水平的農藥殘留可能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包括但不限於:
神經系統影響:一些農藥被證明對人類的神經系統有害,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以及協調能力減弱。在兒童中,這種影響尤為關注,因為它可能影響他們的學習能力和行為發展。
荷爾蒙系統干擾:某些農藥能夠模仿或干擾人體內的荷爾蒙,從而對生殖系統、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產生影響。這類影響可能導致生育問題、發育遲緩以及增加某些疾病的風險。
癌症風險增加:研究顯示,長期暴露於某些農藥殘留中可能增加罹患特定類型癌症的風險,包括皮膚癌、肺癌和非何杰金淋巴瘤。
過敏反應:對於有些人來說,即使是微量的農藥殘留也可能引起過敏反應,這包括皮膚發炎、呼吸困難和其他過敏症狀。
農藥分類
農藥按照其作用方式和應用方法可以分為兩大類:系統性農藥和接觸性農藥。理解這兩種農藥的特點及其對作物和人體健康影響的區別對於有效管理農藥殘留風險至關重要。
系統性農藥用清水洗只是白做工
系統性農藥(Systemic pesticide)
用水是沖洗不掉的。
系統性農藥是水溶性的。農藥一旦施用後會被植物的氣孔、水孔及根莖所吸收,隨著水分通過植物的輸液系統分佈到整個植物體內。這意味著害蟲不管吃植物的哪個部位,都會吃到農藥然後死亡。然而,由於系統性農藥會存在於作物的各個部分,這也會導致農產品中農藥殘留的風險大大增加。
※風險:雖然藥效會隨時間增加而逐漸減少,卻不易被雨水淋洗等因素影響,藥效可維持較久。無法掌握農民是否有在安全期採收蔬果,造成農藥殘留
接觸性農藥(Contact pesticide)
可用水清洗掉。
接觸性農藥則作用於植物表面,當害蟲或病原體與之接觸時才發揮作用。這類農藥不被作物吸收,因此不會在植物的內部組織中積累。接觸性農藥通常需要定期重新施用,以保持其防護效果。
‧蔬果處理三步驟‧
蔬果買回家後,衛福部食藥署建議大家依照這3個步驟來處理:
- Step1:「浸泡」:將蔬果浸泡在水中約 10 分鐘,讓表面的農藥溶解
- Step2:「沖洗」:用流動的清水沖洗蔬果,帶走殘留的農藥
- Step3:「切除」:使用刀具切除蔬果的蒂頭、根部等不容易清洗的凹陷部位
※掌握 先洗後切的順序,避免農藥汙染工具,工具再進一步污染其他蔬果
如何避免吃到農藥?
作物在生長過程都會面臨病蟲害的威脅,消費者無法隨時掌握農民使用何種農藥、噴灑時間或使用劑量。雖然接觸性農藥能夠透過清洗降低農藥殘留的風險,但還是存在著把農藥吃進肚的可能
選擇權掌握在自己
因此最重要的是從源頭把關,預防勝於治療,盡量選擇購買清楚標示「有機農產品」的蔬果或是嚴格食材把關的店家或農夫,有機農業限制或禁止使用合成農藥,因此,選擇有機產品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蔬果買回家後充分且正確清洗,使用清水或輕微的天然清潔劑(如醋和水的混合物)清洗蔬菜和水果,可以幫助去除表面的農藥殘留。使用蔬果清洗刷可以進一步清除固著的污垢和殘留物。
從小地方開始做起,用消費選擇自己想要的未來,為地球做出一點改變
這篇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