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科普


蔬菜農藥殘留?農藥清洗的掉嗎? 有些農藥用水洗不掉
根據統計 台灣2020 年農藥銷總數量達到 4 萬 6 千公噸,銷售總金額為台幣 95 億,想比前年增長了4~5%,統計全世界各國的農藥用量,台灣排名世界第一,這不是什麼太值得驕傲的台灣NO.1。生活在農村的我們,尤其到了農忙的月份,時常能聞到刺鼻的混合農藥和水的煙霧殘留在空氣中
科技越來越進步,大面積的噴灑農藥更是常見省時又省力,學者說農藥適量使用,的確可以維護作物的產量,但是一旦過量就勢必對整體生態造成影響,難道農藥沒有用過量,就不會造成生態破壞嗎?
農藥的破壞比你想的嚴重
農藥具長殘效性及移動性,種類極多、數量也大,各自的結構和性質都不同,農藥污染為人類故意的撒佈有毒物質於環境中而造成
農藥使用後,約九成以上會進入環境中,只有極小部分會留在作物上。環境中的農藥會蒸散到大氣當中,滲流進入水源,或直接進入土壤,並且藉著水的流動而污染河川與海洋,進而進入大自然循環,會依各種形式會到散佈在我們生活的食物、飲水及空氣中,甚至殘留在人體體內,造成引發慢性病的淺在風險等等...
農藥可以分成 系統性農藥 和 接觸性農藥
系統性農藥用清水洗只是白做工
系統性農藥(Systemic pesticide)
用水是沖洗不掉的。
系統性農藥是水溶性的。農藥噴灑後會被植物的氣孔、水孔及根莖所吸收,隨著水分散佈到植物其他部位。這樣的話害蟲不管吃植物的哪個部位,都會吃到農藥然後死亡
風險:雖然藥效會隨時間增加而逐漸減少,卻不易被雨水淋洗等因素影響,藥效可維持較久。無法掌握農民是否有在安全期採收蔬果,造成農藥殘留
接觸性農藥(Contact pesticide)
可用水清洗掉。
接觸性農藥均勻噴灑在害蟲可能出現的植物表面,直至害蟲接觸到農藥後死亡。
蔬果處理3步驟
蔬果買回家後,衛福部食藥署建議大家依照這3個步驟來處理:

- Step1:「浸泡」:將蔬果浸泡在水中約 10 分鐘,讓表面的農藥溶解
- Step2:「沖洗」:用流動的清水沖洗蔬果,帶走殘留的農藥
- Step3:「切除」:使用刀具切除蔬果的蒂頭、根部等不容易清洗的凹陷部位
選擇權掌握在自己
作物在生長過程都會面臨病蟲害的威脅,消費者無法隨時掌握農民使用何種農藥、噴灑時間或使用劑量。雖然接觸性農藥能夠透過清洗降低農藥殘留的風險,但還是存在著把農藥吃進肚的可能
因此最重要的是從源頭把關,預防勝於治療,盡量選擇購買清楚標示「有機農產品」的蔬果或是嚴格食材把關的店家或農夫,蔬果買回家後正確的清洗
從小地方開始做起,用消費選擇自己想要的未來,為地球做出一點改變

這篇你可能也會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