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科普


「即溶咖啡」傷身嗎?喝之前3個你該知道的事 + 一款安心推薦
每天早上來一杯咖啡,已經是許多人生活中的固定儀式。但如果你是選擇「即溶咖啡」的人,可能也會開始有些疑問冒出來:
- 「這樣方便的咖啡,真的健康嗎?」
- 「是不是裡面其實加了很多我不認識的東西?」
- 「喝了之後會不會越喝越心悸、傷胃?」
別擔心,這篇文章就是為了你寫的。
我們整理出多數人對即溶咖啡最常見的三個疑慮,並告訴你怎麼看懂成分、如何挑選更安心的即溶咖啡;最後也會推薦一款我們自己很喜歡、同時兼顧「風味、健康、便利」的好選擇,讓你每天的咖啡時光,不用再懷疑、也能更安心
即溶咖啡是什麼?
即溶咖啡的最大優勢,就是它的「即時性」與「便利性」。只要熱水一沖,不用研磨、不用等待,一杯香氣四溢的咖啡就完成了。但這杯快速的背後,究竟藏了什麼成分?
主要成分:咖啡萃取物
即溶咖啡基本上是「經過烘焙、研磨並萃取後,再將水分去除」的咖啡精華粉末。這個過程通常使用噴霧乾燥或冷凍乾燥技術,保留風味與香氣,但也可能會流失部分天然營養物質。
切入問題①:看不見的加工痕跡
市售即溶咖啡除了純咖啡粉,常見還會加入其他成分來提升口感與保存性,例如:
- 植脂末(奶精粉):提供奶香與滑順口感,但多含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容易增加心血管負擔。
- 糖粉或人工甜味劑:提高風味,卻可能導致血糖波動或對胰島素敏感性造成影響。
- 穩定劑、香料:用來強化香氣與混合效果,部分人對這些添加物可能產生過敏反應。

成分透明度不一,選購時要多留意
並非每款即溶咖啡都問題多多,一些品牌會主打「無添加」、「純咖啡粉」、「無糖無奶」,這類產品通常較為單純,對身體的影響也較小。重點在於:看懂成分標示,避免過多人工添加,才是健康飲用的第一步。
※越方便的東西,越需要你睜大眼睛
想喝得安心,建議選擇標榜「100% 阿拉比卡咖啡豆製成」、「無糖無奶」、「無人工香料」的即溶咖啡,同時避免每天攝取過量
一天可以喝幾杯?
根據美國 FDA 與歐洲 EFSA 建議,一般健康成人每天攝取的咖啡因應控制在300 ~ 400 毫克以內,這大約相當於 約 3~4 杯即溶咖啡(每杯約含 60~100 毫克咖啡因)。對於孕婦、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體質者,建議每日攝取量需再降低,並諮詢專業醫師
切入問題②:健康疑慮
很多人因此認為「自己不適合喝咖啡」,但其實問題往往不是出在「咖啡」本身,而是你選擇的咖啡品質與製程方式,可能是以下三種常見原因:
- 低品質咖啡原料:部分即溶咖啡使用咖啡豆碎屑、咖啡渣等次級原料製作,再透過高溫加工與過度萃取,會殘留較多雜質與刺激性物質,容易讓腸胃不舒服
- 高咖啡因與糖分混合:有些配方為了「提神感」添加較高咖啡因,又混入大量糖與奶精,這樣的組合對心臟負擔更大,容易造成心悸與血糖波動
- 體質敏感者未調整飲用方式:如果你對咖啡因比較敏感,更應該挑選「溫和、成分單純」的即溶咖啡,並控制每日攝取量
即溶咖啡怎麼挑?
你可能跟大多數人一樣,早上匆匆忙忙出門,沒時間磨豆、手沖,也不想每天花錢買外帶咖啡;但當你轉向即溶咖啡,卻又不免擔心——「我是不是犧牲了健康來換取便利?」,這樣的矛盾,其實勝美的很多客人也都有
切入問題③:便利 vs 健康
尤其是像媽媽們、上班族、自由工作者,忙歸忙,還是想好好對待自己的身體。大家都在找一種選擇:能夠快速沖泡、不添加多餘成分、同時喝起來有咖啡的原味,而不是只有香精和糖。挑選的關鍵就 2 個:
- 看成分表:真正好的即溶咖啡,成分表通常就只有一行:「咖啡」兩個字,避免內容物含有「反式脂肪」、「香料」、「奶精」、「人工甜味劑」
- 看工法與豆源:採用冷凍乾燥、低溫萃取等製程,可以保留咖啡本身的香氣與層次;搭配單一產區、無農藥或友善耕作的咖啡豆,更能喝得安心。
即溶咖啡推薦
我們嚴選這款來自德國的 Naturata 義式濃縮即溶咖啡,是一款真正做得「高規格」又貼近健康訴求的精品即溶咖啡
這款咖啡不僅無添加糖與奶精,成分極為純淨,嚴選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的黃金比例,呈現出義式濃縮的厚實風味,卻不苦澀,喝起來滑順溫潤,特別適合喜歡濃郁卻怕刺激口感的人
支持農民永續經營
通過國際公平貿易認證,所使用的咖啡豆來自烏干達、巴布亞新幾內亞、秘魯與洪都拉斯等地的小型合作社,支持農民永續經營,讓你在享受每一口咖啡時,也同時實踐對環境與產地公平的承諾

閱讀延伸…

– 季節限定 –
勝美熱銷蔬果之一,宜蘭在地紫心地瓜


地瓜從土裡一鏟一鏟挖出來,費時費力。紫心地瓜甜度高、水份充足,口感綿密香甜不膩。我們特別請謝大哥挑選小條款,比較容易蒸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