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村大人物
立鋒牧場|霸氣取回童年阿公種的花生田,埋下從農因子
文/Juanita
在宜蘭五結以平飼生產系統友善養雞的的阿立(王奕立),除了在立鋒牧場生產動物福利雞蛋,也與呂燕華合作以友善方式耕種蔬菜,期望打造循環農業。而阿立決定從農的契機,起源於九年多前,走了一回阿公以前種的花生田。
童年的花生記憶 成為霸氣從農契機
台灣南部花生尚未機械化耕作前,宜蘭的沙地花生運送至台北可以賣到很好的價錢,阿立的阿公以前就在蘇澳龍德附近種植花生,雖然後來南部機械化耕種後,宜蘭花生的價格直直落,阿公仍然持續務農種植花生和水稻。
九年多前,有次阿立的爸爸問他記不記得阿公的田在哪?按著爸爸給的地段地號,找到阿公以前種花生的田。當時這塊田免費給親戚種植,阿立看著田中的花生有種熟悉感,從幼稚園開始就到田裡幫忙採收的記憶立刻鮮明了起來!但田裡已經不是童年時的那個樣子了!
田裡以前的樹不見了!後段田區也被人隨意丟了整堆垃圾,親戚竟跟他說「住這邊的人要把垃圾丟在這,我也沒辦法」!看見眼前的景象,阿立直接霸氣地告訴親戚「這期花生收完就別再種了,我自己種!」。把地收回來自己種,聽起來豪邁,但阿立回家後被爸爸罵了一番。那位親戚也真的種完那期花生後,就把田邊所有的圍籬收走,為阿立埋下了從農的因子。
從園藝轉作農夫,隔行如隔山
田地收回,廢耕了兩年,阿立跟媽媽討論後,他試著種植有機地瓜。從事園藝工作的阿立,有自己的事業與員工,種樹、種花是他的專長,但種菜完全不同。隔行如隔山,沒有種菜經驗的他,地瓜種的不好,也不了解什麼是「有機」,以為沒有放農藥就是有機,後來才知道買到的是複合肥,不是有機資材。
爸爸推薦他去上宜蘭社大的綠色農夫培訓課程,利用週六假日上課,阿立才了解什麼是有機、友善、無毒,也認識了班上同學呂燕華,並從七年前上完培訓課後,一起與燕華合作到現在。雖然從園藝轉種菜相當不同,但「一理通,萬理明」,阿立從2015年開始學種菜後,邊學邊實際種植,從理論到實務融會貫通,與燕華合作最高峰時期,兩人共種七甲地的葉菜、玉米、筊白筍、花生等,也與荒野保護協會契作水稻、蓮子。
但學會怎麼種後,也要學怎麼賣,從網路發文無人問津、壓低價格找團購網銷售、尋找配合的通路等,慢慢打開知名度,找到友善農產品的受眾;同時調整兩人的耕地面積,目前共種植兩甲多的田地,用主力作物產品爭取試驗作物的空間與時間,找到一個最適的平衡,平衡農作供需產量與身體長期在水田走路、不斷地彎腰帶來的膝蓋、腰部的傷害。
與動物產生連結,逐步實現循環農業
2019年,阿立因緣際會取得目前平飼雞場這塊地,原本雞場的鐵皮屋就是在養雞。他想起國中地理課本上講到的循環農業,動物在循環農業中是一個重要的元素,與種植的作物可以產生一個循環,植物的落果、葉菜和菜蟲可成為動物的食物,動物的糞便可成為土壤的養分等。
加上阿立發現市面上的雞蛋主要來自籠飼雞,母雞被人類視為工廠機器,關在狹小的雞籠裡,無法轉身、無法自由活動,飼養過程中母雞會被剪兩三次喙,還會剪斷母雞飛羽,不讓她們保有本能展翅;當產蛋量低於六成,為了增加產量,將母雞禁食挨餓一個多禮拜,誘發強迫換羽,挨餓期間至少會有一成的母雞餓死,存活的母雞換羽後會使產蛋量增加。
挑雞蛋!先學會這6招成為「挑蛋達人」,破解常見雞蛋迷思
阿立非常不認同這種殘忍不人道的養雞方式,於是自己看書、上課、找資料、整理重點,多方學習研究後,以平飼雞的方式從兩百隻雞開始照顧。目前飼養約四百隻母雞,雖然產蛋量少於籠飼雞,但飼養期間不剪喙、不剪飛羽、不挨餓、不強迫換羽,讓母雞在平飼雞場裡自由地飛上跑下,因為有快樂的母雞,才有健康的動物福利雞蛋!
|立鋒牧場&友善耕作農場
農友:王奕立
產地:宜蘭五結
作物:雞蛋、皎白筍、季節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