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科普

【糙米免浸泡?】吃糙米不發胖的5大理由、煮法教學一次搞懂
你是不是也曾經聽說:「糙米比較營養,應該要多吃」,但真正煮起來又硬又乾,小孩不吃、長輩嫌難咬,最後還是默默回到白米懷抱
免浸泡糙米?
但是其實現在有種「免浸泡糙米」,不但方便煮、口感好,連小孩都愛吃!更重要的是,糙米的營養比白米完整許多,不只幫助消化、還能控制血糖與體重。尤其對現代人來說,選對主食比節食更重要
※文章最後會推薦一款免浸泡就能直接煮的友善糙米,從今天起讓健康變簡單,讓家人吃得安心、你煮得開心
糙米是什麼?
當你走進超市看到「糙米」這個詞,可能會以為它是什麼另類養生食品。其實,糙米就是稻米在去殼後、未經精製的原始狀態,也可以說是「白米的前一階段」
※糙米小知識:
- 稻米由外到內有四層:稻殼 ➝ 米糠層 ➝ 胚芽➝ 胚乳
- 糙米去除稻殼後,保留米糠層與胚芽
- 白米則是將米糠層與胚芽也一併磨除,只剩胚乳(澱粉)
保留更多營養
與我們平常吃的白米不同,糙米保留了米糠層與胚芽,及保留了多種營養素像是 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鎂、鉀、鐵等營養素,而白米則在精製過程中將這些營養幾乎去除,留下只剩下澱粉,這也正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營養師與醫師會推薦大家「用糙米取代部分白米」
※ 重點小結:
糙米其實就是我們日常吃的稻米,在去掉稻殼之後、尚未經過精製加工的原始樣貌
糙米與白米的區別?
雖然糙米和白米都是從同一顆稻米來的,但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在加工的「多與少」
白米
白米是我們最常吃的主食,它在碾製過程中,會將米粒外層的「米糠層」與「胚芽」去除,只留下中間的澱粉質──也就是「胚乳」的部分。因此白米口感細緻、好煮好入口,但營養成分相對較少。
糙米
糙米則只去除最外層的稻殼,保留完整的米糠層與胚芽,這兩個部位其實是稻米營養的精華所在,也是白米中所欠缺的。
以下是一個簡單的比較表,讓你快速了解它們的不同:
項目 | 白米 | 糙米 |
加工程度 | 去除胚芽與米糠層 | 僅去殼,保留外層營養 |
營養成分 | 以澱粉為主 | 高膳食纖維、B群、礦物質 |
消化速度 | 快(高GI) | 慢(低GI) |
血糖反應 | 易升高 | 穩定 |
口感 | 軟、黏 | Q彈、稍硬(可改善) |
※ 重點小結:
- 白米=精緻澱粉,容易吃太多、升糖快、營養價值低
- 糙米=營養保留完整,吃得少卻更有飽足感,還能幫助腸胃健康
糙米的5大好處
在眾多全穀主食中,糙米因為保留了外層的米糠與胚芽,因此擁有豐富的營養素。以下是糙米常見的營養特色,讓你了解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將它納入日常飲食中:
- 含有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順暢,對於日常健康維持有正向助益。相較白米,糙米提供更多未精製的天然纖維來源
- 含有維生素B群與礦物質:如維生素B1、B6、鎂、鉀等,這些都是協助身體正常代謝的重要營養素,對於維持能量正常代謝與神經系統的健康有所助益
- 增加飽足感:糙米屬於全穀類,其結構讓人進食後更有滿足感,作為日常主食,有助於規劃均衡飲食與建立良好飲食節奏。
- 低GI飲食:糙米相較白米屬於「低GI(升糖指數)」的食材之一,在日常飲食中可作為搭配選擇,有助於飲食管理與養成良好習慣
- 低加工、低精緻度的食材:不過度加工的食材,較能保留天然原味與完整營養,是講究自然飲食者的好選擇。
※ GI(Glycemic Index)指的是食物影響餐後血糖的速度,此資訊屬於營養屬性之描述,並非醫療建議
糙米適合誰?
你可能會想問:「糙米這麼營養,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事實上,糙米的確是一種營養密度高、精製程度低的全穀主食,適合絕大多數想吃得更自然、健康的人。不過,它的口感與質地與白米不同,在飲食調整上可以依照個人狀況,循序漸進地嘗試。
以下幾種類型的人,會特別適合把糙米納入日常飲食中:
糙米怎麼煮?
傳統糙米煮法
這是最經典、也最推薦的糙米煮法,關鍵在於足夠的浸泡時間。
‧操作步驟‧
- 取適量糙米,用水稍微搓洗2~3次去除雜質
- 加入足量冷水,浸泡6~8小時(可提前前一晚處理)
- 使用電鍋或電子鍋,米:水比例約為1:1.1~1.2
- 想提升口感,可加1小匙橄欖油或少量鹽,有助於米粒鬆軟不黏
小提醒:夏天泡米易酸敗,記得放冰箱冷藏浸泡喔!
懶人快煮法:免浸泡也OK!
對於平日上班、時間有限的你,「免浸泡糙米」絕對是救星!
‧操作步驟‧
- 洗米2~3次後瀝乾,不用泡水
- 使用電鍋或電子鍋直接下鍋
- 水量依然建議 米:水約為1:1.1~1.2
- 按照平常煮飯模式啟動就好,無需額外設定
小訣竅:可以和白米混煮,讓口感更親民、粒粒分明
糙米推薦
來自好山好水的宜蘭員山,文晴農場以傳統古法日曬糙米,更好的保留稻米本身的水分,有別於一般使用烘榖機將稻米水分快速抽乾,全程不使用農藥耕作的友善糙米。選擇保有台灣的原始米種「台中秈十號」,烹煮前,用電子鍋甚至不須先浸泡
能與蓬萊米一較高下的米
秈稻吃起來的口感不錯,是可以與蓬萊米一較高下的秈米品種,具有高纖、低澱粉特點,不黏不膩軟又Q,細細咀嚼時能品嚐到淡淡香甜滋味且不易有飽脹感,屬低GI米種。適合家中長輩或小朋友喔!!
閱讀延伸…
– 季節限定 –
勝美熱銷蔬果之一,宜蘭在地紫心地瓜
地瓜從土裡一鏟一鏟挖出來,費時費力。紫心地瓜甜度高、水份充足,口感綿密香甜不膩。我們特別請謝大哥挑選小條款,比較容易蒸熟